县委、县政府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在发展进程中无疑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县人大和县政协也同样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围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该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开展调查视察活动,认真分析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向县委呈报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调查报告,先后提出了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工作效能等建议。并组织开展了对全县路、电、视、讯“四通”建设情况的视察活动,向政府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推动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把开展对全县薯、牛、菜、电、矿、游六大主导产业及项目建设工作的视察活动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跟踪监督。2003年以来,共组织此类视察调研活动14次,在常委工作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政府相关工作报告,及时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政府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有力促进了全县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围绕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县人大常委会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研讨活动,深刻分析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潜力,深入探讨了工作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为在全县上下形成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发展工业的浓厚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连年组织开展对全县工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视察活动,并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题报告,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风电和矿业开发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切实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该县政协常委会也紧紧围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中心工作,选择重点议题进行专题协商。2003年以来,先后就民营经济、农业农村、文教卫生、民族宗教、乡(镇)村工业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县政府提案办理等11个方面工作进行了专题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80多条。在常委会领导下,各专门委员会也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就特色产业、文教卫生、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工作,组织相关专业组和委员听取部门工作汇报,深入实际进行调研、视察,积极开展协商活动。4年来,共呈送报告、简报23份,其中的意见和建议对推动重点工作和部门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式,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深入开展了委员视察活动,2003年以来,由常委会、专委会组织常委、委员和有关专业人士,对政府“十件实事”、县城建设及工商、国税等20个部门的工作及市场建设、文教卫生等方面工作开展视察活动32次,参加的委员达5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言献策。抓住改革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先后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乡(镇)村工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5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建言立论。并从加快围场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大局出发,精心选择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围场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开展研讨,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领导机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干部群众不折不扣抓落实,齐心协力建家园。无论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还是在县城形象建设中,该县各级干部群众都表现出了极大热情。该县棋盘山镇甘六号村在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主路的硬化要6公里,计划铺水泥路面,需投资70多万元,县里和交通部门支持30万元,其余都得靠自筹。困难面前,村干部带头捐款3000多元,全村村民积极响应,纷纷主动捐款捐物,确保了工程如期完工。改水工作难度大,村支书与村主任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一有空就跑县水务局,有车搭车,没车骑摩托,工作人员还没上班,他们就到了水务局门口,让水务局的同志深受感动。在水务局的支持下,村里安装了一套先进的自动扬水设备,使11个组1500多口人吃上了自来水。清“五乱”开始后,谁家的柴垛该搬,谁家的粪坑该填,谁家乱搭的小棚该拆,只要村干部说一声,村民马上行动,没有一家顶着不办的。修边沟需要石料,村里决定出义务工,大家就利用农闲时间到河套和山上捡石头,家里主要劳力出外打工的,组里互相帮助完成任务。三组村民李坤和组里的4户搭伙,他自己有车,免费为大家拉石头。村里有一些家的院子是土夯的墙,经风吹雨蚀后影响村容,在村干部的动员下,许多村民自己出钱拆土墙换砖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