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六:出行备好小药箱
有出行经验的人在出行前都会列个清单,保健医生提醒“十一”外出一族,出行一定不能少了小药箱,除了要根据自己的病史带上特需的药,还应带上以下必备药物:
1、感冒药:感冒清热冲剂、羚羊感冒片;阿司匹林、布洛芬;扑尔敏等。
2、消化不良:乳酶生;保和丸、山楂丸;吗丁啉等。
3、腹泻:黄连素片、保济丸、藿香正气软胶囊、整肠丸等。
4、晕车:镇静、催眠及抗胆碱药。用于乘车、船、飞机等运动引起的眩晕、呕吐等症状。
5、上火:牛黄解毒丸或黄连上清丸,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通等。
6、其他必备药包括:创可贴,用于应付意外受伤;清凉油,用于应付蚊叮虫咬、头晕;眼药水,用于游泳或泡温泉后或灰沙入眼;活络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7、还要根据旅游时间和旅游内容准备有针对性的药:夏日应准备仁丹应付中暑,冬天去北方要准备防冻伤的药。
锦囊七:少吃生冷和不熟悉的食物
到了旅游度假地,得小心照顾肠胃,免得扫了出国游兴。据统计,两至五成的出国旅游者都曾发生腹泻。因此,消化科医师提醒,出国旅游应避免吃没吃过或生冷食物,同时注意卫生,才能快快乐乐出门,平平安安游玩。
随着国人出国旅游风越来越盛,“旅游肠胃病”患者也越来越多。据国外统计,热带地区是感染旅游腹泻的高危险地区,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占40%。专家认为,75%的旅游腹泻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则为大肠杆菌感染,主要感染地多在东南亚一带;而到中南美洲旅游,则须小心提防急性病毒性腹泻;而部分患者的肠胃症状为非感染性,只是吃了以前不曾尝试过的食物,或是个性较紧张,外出适应不良或水土不服所引起。
旅游腹泻平均在抵达目的地5天后发生,症状轻者可以一升水加一勺盐或四汤匙糖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出发前亦可在药店买些补液盐备用,需要时冲服即可。
医生建议,旅游时应避免吃冷、不洁或不熟悉的食物;肠易激患者应请医生开些止泻剂带着出行。此外,出行前要密切关注目的地的流行病疫情,视情况接种疫苗或服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