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首都阻沙源、为京津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从1978年到2007年,承德市有林地面积由1720万亩增加到了3062万亩,相当于建造了12个塞罕坝林场。
据承德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承德市先后争取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世行贷款造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德援造林等重点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9.7%增加到了51.7%。
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承德市绿色屏障作用日益凸显:京津地区大风、扬沙、浮尘日数显著减少;承德市的1800万亩草场和600万亩农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涵养水源能力迅速提高,有1.7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滦河、潮河、大凌河、辽河四大河系侵蚀模数和输沙量明显下降,潘家口和密云水库水体质量多年始终保持在国家地面水环境二级标准。
“我们依托森林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从无到有,从1993年“一把雨伞,一把椅子”起家的磬锤峰公园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森林公园发展到16处,由16处森林公园构成的环京津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直接收入3000多万元,间接收入超亿元,已成为承德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德市林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改革开放为承德林业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