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物普查工作者在承德围场发现了距今一万多年前的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手斧”。旧石器的专家称这块标志着人类文明的17厘米长的“梨形石块”,在中国北方地层还属首次发现。
■围场发现一万年前“手斧”
近日,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合永镇西关地村附近,河北省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题组发现了“西官地遗址”。
阳原县文保所所长、旧石器专家成胜泉说,他们先是在附近发现了一块石核,而附近一块犹抱琵琶半遮面、埋在土中的石块就显得有些“可疑”。不出所料,成胜泉说,这块梨形石块被从黑色沙黏土中挖出来后,两侧均有修理痕迹,显示它是一个工具。
“这块‘手斧’由扁平火成岩砾石加工而成,长17厘米,宽9厘米,厚6厘米,一侧采用交互法加工,另一侧尖部采用交互法修理,后段向一侧修理,后端还保留了砾石面。”成胜泉说,经专家初步认定,这块石头与朝鲜半岛、广西百色、湖北丹江口等地区发现的“手斧”十分相似。
专家按照地层所处位置推测,它是旧石器晚期人类活动的产物,距今一万多年。遗址往东100多米,便是原先古人类适合生存繁衍的河滩遗址。
■“手斧”是人类的文明标杆
手斧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专家解释说,因工具形似斧便于手握而得名,是一种石核工具。“手斧基本形状呈梨形,一端略尖,一端略圆;两面大部分经过加工,圆的一端常保留原石料自然面以便手握。”成胜泉说,“手斧”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挖掘根茎、加工木头、刮兽皮,还可用于宰杀大小猎物和割剥兽皮。
手斧在北方地区鲜有发现,“西官地遗址”发现的这件大型两面器,则是中国北方地区、有确切地层的第一件。手斧被称为人类最早的标准化工具,标志着人类的文明程度。最早在后年或大后年,将有可能对“西官地遗址”进行进一步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