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
进一步修改后将公布施行
新华社报道称,会议决定,上述法规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根据11月9日发改委此前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下称“研究小组”)向社会表示,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拟订可使广大居民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增设三个节假日,增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将春节放假的起始时间调整为除夕,更加符合广大群众的文化和生活需要;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国家法定节假日形成两个七天的“黄金周”(春节和国庆节)和五个三天的“小长假”(元旦、清明、国际劳动节、端午、中秋),增加了假日的次数,节假日分布更加合理。
研究小组还表示,通过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职工带薪休假规定的同步出台,既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要求,又可有效避免因出行过于集中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冲击,降低交通、安全、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的压力,利于广大群众开展假日期间的各种活动。
研究小组强调,国家将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生活。
网友质疑“网上调查偷换概念”
此前,针对此次大规模的网上调查,有网友提出,这次调查的内容设置存在缺陷。据《新京报》报道,质疑声主要针对,发改委的网上调查并未设置“是否同意取消五一黄金周”的选项,难于表达网友的真正意见。
《新快报》援引广州旅游业界的观点认为,“调查问卷的初衷就是要收集民意,看看大众是否赞成取消‘五一’长假。然而整个问卷却是以‘五一黄金周已取消’为前提,来设置问题,这其实就是‘偷换概念’,所以这样的调查形同虚设。”
更有网友激烈地指出:“这样的调查只是走过场,无论调查结果是什么,都会照原方案执行”。研究小组工作人员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则称,设计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征集见,只是征收想法。
在人民网关于节假日调整方案的在线调查中,网友们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表示欢迎,但对涉及到五一劳动节调整的调查选项,有近32.14%网友表示反对(数据截至15日10时30分),是整个问卷中反对比例最高的一项。另外,还有众多网友留言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相当部分网民态度十分明确:保留“五一”黄金周,增加法定传统节日。
对调查表示质疑并不只是网友,有专家表示,由于休假制度改革几乎会影响所有人,问卷设计和调查的样本选择应更加严肃科学,“例如大样本量的入户调查”,只在网民中调查是不够的。而网络投票由于其可重复投票的特点,代表性差,科学性不足。
针对质疑,研究小组人士称,“目前没有调整问卷的打算”。
据悉,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问卷调查已于11月15日结束。全国21家媒体已共同发出《关于“确保劳动者休假权保留‘五一’黄金周”的建议》,将通过专门途径转交国务院法制办。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五一”黄金周肯定取消,而今后取消“十一”长假亦是大势所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