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旅游动态 |
|
河北丰宁——昔日北京风沙源 今日首都后花园 |
责任编辑: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5日17:21 |
|
新华网河北频道9月5日电(记者江山)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的丰宁县,北接内蒙,南临北京,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也是阻止内蒙风沙侵袭首都的最后一道屏障。4年多来,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丰宁县开始退耕还草,发展林业产业,大力开展旅游业,这不仅为丰宁营造出了一片蓝天,还有力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效地保证了首都北京的生态建设。如今,当年种粮不打粮,种树干死苗;秋天收秸杆,冬天一片荒的丰宁,已成为洼水清澈、青草齐肩的坝上草原,赢得了众多北京、天津等地游客的青睐,并被誉为首都后花园。
退耕还林实现沙退草进
丰宁沙化最为严重的小坝子乡,距北京只有110公里,被称为离北京最近的沙漠。这里以多伦县沙丘为沙源,以潮河谷地为风道,形成了一道自然风沙移动带与狭管风道区,每年向北京推进3~4米。主要原因是主河道两旁沙棘、河柳被毁,两岸毁林开荒,山场放牧导致土地沙化严重、群众生活困难,沙尘严重影响北京。2000年5月,沙暴之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来到了河北坝上地区考察。他看到大片被沙化的土地和被沙尘几乎埋没的房屋时,心情十分沉重。朱总理指出,党和政府防沙治沙的力度还远远不够,防沙治沙的速度赶不上土地沙化蔓延的速度,一些地方还在边治理边破坏,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还在加剧……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丰宁县领导决定大力着手退耕还林工作。在无尽黄沙埋房的榔头沟自然村,全村耕地虽仅800余亩,然而荒漠化土地却多达1000余亩,2万多亩的山场也几乎是荒山秃岭。借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榔头沟村在650亩退耕地中栽植热杂果120亩,并实施果药间作;舍饲养羊1400余只、肉牛300余头,仅此全村年收入就达16万元;2万余亩荒山全部拍卖、承包到户,种植多年生牧草200余亩,栽植山杏1000余亩,封山育林1500余亩,几年后荒山亩收入可逾300元。如今的榔头沟村,已没有黄沙肆虐,只有记载着当年朱总理来此视察的石碑,掩映在郁郁葱葱之中。
这是丰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一个缩影。在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基础上,自2001年4月始,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在县内5个乡镇、17个行政村3万亩退耕地中全面铺开,如今已拓展到全县25个乡镇,4个国营林场、194个行政村,总规模达60万亩。工程实施过程中,坝上地区采取林草间作,以缓解林牧矛盾;坝下地区注重科技示范,以使科技造林深入人心,从而大大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的步伐。 |
|
文章出处: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 |
文章作者: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 |
更多旅游资讯(一) 更多旅游资讯(二) 更多旅游资讯(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