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旅游动态 |
|
河北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喜人 草地植被率提高 |
责任编辑: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16日12:7 |
|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获悉,河北省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5年来,坝上草地植被已经进入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天然草地植被率由2000年前的不足45%提高到70%。不仅有力地锁住了黄沙,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
国家2000年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的24个县区,国家规划投资170.8亿元。截至目前,国家累计下达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投资112.6亿元,下达治理任务3483万亩。河北省累计完成投资94.2亿元,完成治理任务2867万亩。
工程实施以来,取得喜人成效。一是生态效益显著。通过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和全面禁牧,工程区林草植被覆盖率由33.7%提高到45.9%。目前,坝上天然草地植被率由2000年前的不足45%提高到70%。生态环境的改善,减缓了风沙对京津的侵袭。
二是经济效益明显。林草资源大幅度增加,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940万亩,新增牧草产量100万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突破,奶牛、牧草、林果、错季蔬菜、食用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455元增加到2004年的2113元。
三是社会效益突出。广大干部群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工程建设,改善了135万亩耕地的灌溉条件,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585万亩,新增高产稳产田50万亩,高产稳产田总规模达到300万亩。同时,实施退耕还林,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经过技能培训,今年1~5月,仅张家口市就有7万人转向非农业,拓宽了增收渠道。 |
|
文章出处: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 |
文章作者: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 |
更多旅游资讯(一) 更多旅游资讯(二) 更多旅游资讯(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