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旅游动态 |
|
塞罕坝:承德周边升起的一颗旅游新星 |
责任编辑:坝上草原旅游信息网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19日10:31 |
|
沿围场境内的伊逊河溯流而上百余里,便从溽暑的夏季仿佛走进了另外一个季节,空气中弥漫出温凉而清爽的味道。汽车在茫茫的林海间缓缓穿行,耳边松涛阵阵,抬眼处,但见“紫菊金莲漫地生”,真使人疑似置身于一幅浑然天成的风景画中。
来围场不到塞罕坝走走,就不能真正了解围场。塞罕坝的雄奇与美丽,是历史上曾作为皇家狩猎场的木兰围场留在现实的记忆。难怪有游客曾慨叹,避暑山庄的大气与塞罕坝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京北旅游线上夏季最激情的旅游胜地了。而我们的探访也刚好从塞罕坝的激情夏季开始。
塞罕坝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41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10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是京津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1999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生态旅游示范区”,2002年,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跨入了4A级国家旅游景区行列。
夏季,是塞罕坝最美的季节。塞罕坝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貌上属内蒙古高原的南缘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夏季气温一般不超过25℃,是游客的避暑胜地。而塞罕坝森林草原并存,高原山地同在的独特自然景观,更让塞罕坝的夏天美丽而迷人。
塞罕坝的夏天,是多姿多彩的。眺望坝上,新松万顷卷涛声;行走在草原上,黄色的金莲花、野罂粟花跳动在绿海中,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竞相绽放;泛舟在微澜的七星湖上,尽赏湖心巧夺天工之古石……夏季的塞罕坝,似一曲曲清纯的不掺一些尘埃的乐章,每一章都美不胜收。
当地人却告诉我们,其实,塞罕坝的美丽不只在夏季绽放,她的每个季节都有让人流连的风景。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枫叶,溢金流丹,明黄的白桦、翠绿的松针汇成了一幅天然水墨画,成为了摄影家眼中最神圣的天堂。严冬时节,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美丽的北国风光吸引着滑雪者们纷至沓来。
在距今300多年前,塞罕坝地区就被清王室看中,清朝前半叶,清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狩猎、避暑、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木兰秋狝”。因此,塞罕坝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留存下了众多的清代人文景观。如康熙练兵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塞北佛石庙、翠花宫等。众多的古迹遗址伴着优美动人的传说,穿过岁月的时空迤逶而来,成为了塞罕坝独有的特色旅游资源。
塞罕坝西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接壤,属于满、蒙、汉三族人民聚居地,满族、蒙古族文化特色比较突出。游人到此,可以品尝满蒙风味的饮食、小吃,参与赛马、摔跤等蒙古族特色活动。尤其在每年6月13日的敖包节,每次都有二三万游客前来参加盛会。
以生态、皇家、民俗为主要特色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近几年在塞罕坝人的精心打造下,已经成为京北黄金旅游线上最亮的一个结点。目前,除了京津冀主客源市场外,塞罕坝客源市场已经辐射到四川、广东、西藏等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英、法、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外游客也纷至沓来。近几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量正以每年32%的速度迅速增长。2004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20万人,实现门票收入500万元。预计2005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将实现门票收入600万元。
塞罕坝,承德周边的一颗旅游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
|
文章出处:承德信息网 |
文章作者:承德信息网 |
更多旅游资讯(一) 更多旅游资讯(二) 更多旅游资讯(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