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名称 |
法源寺 |
法源寺 |
行车路线 |
乘61路车到牛街南口站下车,沿南横西街至教子胡同再向东 |
所在区县 |
宣武区 |
景点位置 |
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七号 |
联系电话 |
635233966 |
开放时间 |
暂无信息 |
票价(元) |
2元 |
更新时间 |
2009-04-26 |
景点描述 |
法源寺始建于唐朝。唐代的第二位国君、唐太宗李世民,曾亲统大军东征高丽。为悼念此次征战中阵亡的将士,遂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下诏,在幽州城东南隅兴修一座寺庙,历经五十一年,于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建成,并赐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曾更名为“顺天寺”。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悯忠寺被火烧毁,后又重新修建。五代时,曾一度被改为“尼庵”。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又对此寺进行修葺,并改名为“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建,称“法源寺”。
大雄宝殿,殿前矗立着明、清时代的石碑六座,其中清雍正十二年刻的《法源寺碑》,是法源寺的一篇庙史。殿内梁上,悬挂着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法海真源”匾额。殿中供奉着明代塑造的释加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大殿两旁,排列着清代木雕十八罗汉像。
悯忠台最初叫观音阁,也叫悯忠阁,建于唐中和年间(公元881-884年)。原阁七间三层,后在地震中毁掉了。现在的悯忠台,是在悯忠阁的基础上重建的。里面陈列着法源寺历代所藏碑刻和经幢。
毗卢殿内供奉着一尊明代铸造的铜五方佛。五方佛像高五米多,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座,每一个莲瓣上有一尊佛像;中为四方佛,分别有向东南西北四方;上层为毗卢佛。殿前还有一个巨大的石钵,又叫玉海,制于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
观音殿内的横梁上,悬挂着清朝康熙皇帝为当年法源寺住持授玺和尚写的“存诚”匾额。
藏经楼,亦名紫檀千佛殿是法源寺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大殿,上下两层。楼前有一株树龄数百年的银杏树和两棵乾隆年间种植的西府海棠。楼内陈列着紫光檀千佛和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 |
|
|